5月份,中疾控发布提醒,猩红热进入高发季。猩红热也叫做“烂喉痧”,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以发热、咽峡炎、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为主要表现。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,猩红热属于乙类传染病,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,3至9岁儿童高发,成年人一般不易发病,老年人、基础性疾病患者、合并病毒感染者、孕产妇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患病风险高,目前无疫苗可预防猩红热。
猩红热的传染源主要有患有猩红热的病人和携带致病菌的人,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,还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破损的肠道黏膜传播。引起猩红热的A组溶血性链球菌本身菌体成分及其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,均参与了致病过程,引起了一系列化脓性、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。
常见的猩红热有以下四种类型:1.普通型:流行期间,大多数患者属于此型,表现为发热、咽峡炎、身上出现鸡皮样皮疹,伴痒感,初期出现草莓舌,后期为杨梅舌;2.脓毒型:除普通型的一些表现外,咽峡局部黏膜坏死形成溃疡,有脓性假膜,可引起各种化脓性并发症和败血症;3.中毒型:全身中毒症状明显,高热、剧吐、头痛、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淤斑,甚至神志不清,可有中毒性心肌炎、中毒性休克、败血症等,可危及生命;4.外科型:局部先出现皮疹,由此延及全身,但无咽炎,全身症状大多较轻。
猩红热的症状看起来很可怕,但实际通过及时、规范、足疗程抗感染治疗,一般预后较好。面对猩红热,青霉素类抗生素为首选,一定要足疗程服药,若治疗不规范及疗程不足可导致致病菌清除不彻底,出现迁徙性化脓病灶和风湿热、肾炎等并发症。
如何预防猩红热?至今为止,猩红热仍没有研发出相应的疫苗,因此切断传播途径、控制传染源、增强自身免疫力,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。除勤洗手、常通风、戴口罩、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等日常防护措施,还需要将猩红热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或者居家隔离,隔离时间为自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。
依托国家致病菌识别网,枣庄市疾控中心联合多家哨点医院,已建立起完整的猩红热报告和监测体系,全年开展针对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监测、病原检测和疫情调查及处置等工作,为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。
(张涛 李会会 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)